6月29日,“点石资本生命科学双百闭门会” (以下简称“点石双百会”)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成功落幕。点石双百闭门会是由点石资本发起创办的大健康产业界与投资界的高端对话平台,会议力邀国内百位赛道头部企业家与百位大健康领域决策层投资人,搭建权威、专业、多维度的对话沟通平台,共商投资合作新战略。峰会得到了天元律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
会议分设创新器械、生物医药、IVD三大专场,涵盖10+热门赛道,呈现了一场高端、高效、私密的新体验盛会。
点石双百会独具一格,点石资本前期和嘉宾细致沟通,实现了一对一精准对接。根据赛道、风格、时间等要素,分设上午场和下午场,将近200名嘉宾高效匹配。在3小时交流时间内,保障各企业家可以和多位投资人真正实现面对面交流洽谈,零距离无障碍沟通。
活动有幸邀请了众多机构投资人,包括(排名不分先后)红杉资本、IDG资本、晨兴创投、Vivo Capital、鼎丰生科、LYFE Capital、鼎晖投资、三正健康投资、夏尔巴投资、腾讯投资、启明创投、君联资本、清池资本、杏泽资本、北极光创投、赛富基金、辰德资本、人保资本、昆仑资本等。投资人按医疗器械、医药、IVD赛道分场次与企业家进行了交流。
在器械领域,本次参会的企业除了心脑血管介入依旧保持高热度外,也涌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偏消费属性的医美器械格外受到关注,包括家用医美器械、生物材料、减重器械等。此外,医疗机器人仍然是行业热点,在腔镜机器人龙头初现的背景下,康复机器人、穿刺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等也受到投资人青睐。同时,数字化医疗热度不减,医院数字新基建、支付管理系统、疾病数据挖掘、患者管理系统等方向,优质企业崭露头角,持续吸引投资人关注。
医药行业子行业多,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次点石峰会参会企业分布在RNA疫苗、PROTAC、合成致死、实体瘤CAR-T、AI+新药研发、ADC药物等热门技术领域;融合蛋白、双抗等领域企业在新靶点药物的开发也极具看点;小分子药物研发企业方面在入脑药物、变构位点设计等差异化定位明显;此外运用iPSCs、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也开始崭露头角。参会投资机构与企业家热情交流,大家在技术创新、研发前景、国内医药生态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交流。
体外诊断专场
在体外诊断领域,投资机构持续关注未满足的需求,比如在质谱领域,无论是质谱设备还是临床应用,都受到追捧。在创新诊断方面,投资机构对数字PCR、单分子免疫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机构的关注点已不局限于传统的体外诊断仪器试剂。诊断标准品、基因合成、辅助生殖培养液等小众细分赛道的关注热度也大大超出预期。
在峰会后的晚宴上,点石资本创始合伙人任重分享了对疫情后至今医疗投融资趋势的观察:
一、 放眼世界,疫情后全球医疗行业投融资市场火热。以生物技术为例,在2020年初受疫情短暂影响后,全球生物技术上市公司的股价迅速回升,到2021年初,欧美市场生物技术股价涨幅近40%,跑赢大盘,而中国同行的涨幅超过100%,中国红利凸显。在交易金额方面,全球生物技术公司IPO募资金额2020年全年大幅增长186%,达到343亿美元,接近VC融资总额,生物技术早期投资的退出通路更加通畅,二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一级市场发展。
二、对于医疗器械板块,国内投资案例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在2020年实现了310%的爆发式增长,其中介入类题材受到资本热捧。在如火如荼的私募股权融资之外,中国器械公司的并购扩张蹒跚起步,未来走向转型,从完全依赖自研,转变为通过并购完成跨界扩张,“中国美敦力”指日可待。
三、在医药板块,2020年被称为AI制药元年,截至2020年10月,国内已有19家AI制药公司获得融资,达14.16亿美元,赛道头部在迅速拿钱,TMT投资人早已先下手为强,医健基金还在观望,赛道也在慢慢关闭。AI制药的关键词“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企业只是拿到一些医药公司合同,但是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大型药企不买单,AI制药的玩家们不得不自己下场做药。“AI制药1.0时代,80后IT狂人攒局烧钱;AI制药2.0时代,CADD(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药)大佬亲自下场做药”。AI技术具有可延展性,技术一旦成熟,平台型AI制药公司就能通过AI多线程、高效率地进行药物研发,从而产生规模效应。但在1到N之前,还需要一个 0到1的技术突破。现阶段的AI,还停留在概念里,裹挟在泡沫中。对于创业公司们而言,最现实的问题是,手里的钱,能不能支撑到黎明到来的那一天。
四、在资金端,TMT基金纷纷布局医疗赛道,投资重点从过往的数字医疗、医疗服务,逐渐过渡到更加硬核的创新药和三类医疗器械,而与传统医疗投资人迥异的思维方式,和潜在的产业数字化赋能机会,搅动了医疗投资的一池春水。与之相关的,互联网大厂躬身入局,如百度成立了百图生科、华为成立了EI医疗智能体、腾讯成立了云深智药,进军医疗速度加快。
五、在退出层面,2021年港股IPO延续了去年的火热,大量医疗企业申报赴港上市,中介机构满负荷运转,事实上形成了“堰塞湖“,但各家企业上市后的表现分化明显,蓝海赛道、具备更高技术壁垒的企业更容易收获不错的涨幅。
对于生物科技行业港股上市的问题,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竟弘表示:
香港上市审核主要关注业务及产品、合规等相关问题。其中,核心产品是业务运营的关键,亦是监管机构的审核焦点。除了《上市规则》中的相关定义,界定核心产品需考虑研发进度、区别主要/关键产品、商业化进度等问题。
本次活动特别鸣谢拉菲罗斯柴尔德雾禾山谷、汇丰私人银行、吴中生物医药园区的友情赞助。